从不地震的风水宝地——承德
近日,尼泊尔发生的8.1级强烈地震,很多建筑在强震中倒塌、损毁。不过,中国为尼泊尔修建的多个建筑项目,在此次地震中屹立不倒。这次尼泊尔地震强烈,中国援建项目“楼坚强”更为引人关注。从来没发生过地震的风水宝地是否存在呢?下文即将为你揭秘这座被满清王朝眷顾的城市——承德。
宝地承德,从不地震?
“承德压根儿就不在地震带上。”这是专业人士给我们最为直接的回答。
据专家介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承德当地只发生过三级地震而且也只能说承德受其他地区地震的远震影响。唯一一次有强烈震感,就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虽然震感十分强烈,但承德并未受到影响。”
唐山震区位于阴山-燕山隆起带东段的燕山隆起和华北平原拗陷带北部的冀渤凹陷的结合部位,在燕山隆起一侧,正是环渤海火山地震带。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源在地壳13km处,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的交界处,这种板块的边缘地带、火山比较活跃的地区容易发生地震。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唐山地震发震构造活动,将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伴随地震波传播到地面,形成唐山大地震。
相比之下,承德地区地处河北省北部,地质构造上属燕山隆起带,它南临燕山地震带的小震密集区,东与辽西地震危险区接壤。也就是说,承德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水平并不低,市区及周边大部分地区的设防烈度是VI度,但却从未受到过地震破坏性影响。从下面这张全国地震带分布图即可清楚地看到,承德市恰到好处地坐落在两条地震带的夹角位置。虽然宽城、兴隆两县紧邻唐山,却也完美地避开了这一条环渤海火山地震带。
举个例子,虽然成都和汶川距离更近,但汶川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而成都则地处扬子地台。2008年汶川地震后,成都并未受到什么影响。专家表示,一个地区是否会发生地震,和该地区距离地震带的远近并无直接关系:“只要不位于地震带上,就不会发生地震。”
此外,承德地区的地下基岩构造非常稳定,并不存在破损和断裂现象。当周边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时,坚固的基岩构造更是能保护这座城市不受地震的影响。
专家同时告诉我们,我国古代帝王建立国都或兴建园林,除了有风水考究外,也一定会考察当地的地址构造是否稳定。“我国古代的地震测量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先进,其方式可能比现代技术更为科学。所以,承德这块地方几百年前就让先人看好了。而且以后也肯定不会发生地震的。”
风水圣地,作何解释?
金箱玉印塞水口,擎天一柱映天红。
仙翁佛子一齐到,王侯将相在此生。
这是古人对于承德风水的描述。磬锤峰耸立在承德市区东方,如同一支大腊,这是先天离卦。“离”是丹天文明,光明之像,也主出名扬环宇的文人墨客、刀笔扫千军的儒将。所以古时的风水大师看破此地后,把“丽正门”南面这块风水给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仙居”。虽然如此还不放心,怕管不了,这支大腊的“棒锤山”,又在附近盖了一座“火神庙”,来管制“棒锤山”。二仙居,火神庙的地名现在还用。
避暑山庄则是典型的“上山下水”之局。后面是“如意湖”。前朝是群臣朝拜砂。一峰秀出,光滑、板本、秀丽、有情。
在中国巨大的版图下,承德为中华民族区域的东北处。东北者乃八卦的艮方。生门有生气的意思,是八卦八门之中最吉利三大门之一。对易经以及堪舆的研究很有造诣的康熙皇帝,当年选择了这个地方,必然首选选得了生门之所在。
从民族团结来看,热河区域周围,东北乃满族聚集地,靠北乃蒙古之地区,另外还有大部分的汉族,那么这个区域,可以说民族气息很重,三大族的结合点,能结合到承德这个地区。所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地区以及全国的稳定,也是一大特色,这在风水之上属于人文的研究。进可以进入中原,退可以守住东北区域之生气,塞外之地,也是内可守,外可出兵的具大的政治位置。所以这个位置可以说把经济、文化、宗教、民族、政治高度地融合到了一起。
这样的风水宝地,怎么会和地震有什么关系?
综上所述:《你不知道的承德地震史》就是…没有地震史。但“防微杜渐,忧在未萌”。我们的城市再美好,也该有忧患意识学习逃生技巧,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另外,在此安利科普一条地理知识:关于“河北昌黎地震系1976年唐山大地震余震”的新闻已经雷倒一众网友。实际上,地质周期动辄几千年、几万年,40年时间在整个地址周期中只不过是一个极小的单位。生活在唐山的小伙伴一定都有体会,40年时间内已经发生过无数次震级较低的余震,所以不要再骂专家了。
武汉楚河汉街的风水点评
风水是汉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也称青乌、青囊,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做堪舆。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那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楚河汉街是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项目重要内容。项目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是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倾力打造的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能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定位是“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将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楚河汉街不仅是商业,更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工程,经济社会综合效应十分显著。
站在楚河汉街的街口,你可以看见左面是一条河,右边是一条路,河为青龙,路为白虎,这就是风水中的左青龙右白虎,这也是楚河汉街风水设计之精妙,而楚河贯穿沙湖与东湖,山主人丁水主财,楚河汉街以真水为环绕来招财。
来到楚河汉街只要是懂风水的你就可以感觉到汉街像一条小蛇躺在楚河之上,头枕着东湖的波涛,尾点着沙湖之水,小蛇随波而起舞。大家应该知道东湖是连着长江的,而长江是贯穿中国之东西最长的河流,真可谓是品长江之水,吸纳东西之财,这一点是楚河汉街风水中最精妙之处了。
站在街口你还可以看到其开阔之如广场般的明堂,其气势可是刚健与秀丽并存,布局者也经过精心设计,顺着汉街走到与中北路交汇处本会被截断而破汉街之局,可设计者运用了立交,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立体的玉带环腰,这也是汉街风水完美的精妙之处。
在奇门中有两个吉格,一个是“小蛇得势”另一个是“小蛇化龙”楚河汉街现在可以说是“小蛇得势”,他招来了不少来汉的观光客和商游客,楚河汉街打的是文化牌分别冠以“屈原广场”“知音广场”“昭君广场”“药圣广场”“太极广场”等荆楚五个古代名人命名的广场组合而成,可惜装修风格与文化大相径庭,都主要以西式风格为主,有的仅仅是几尊文化的雕像而已。而贯穿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是中庸之道,太极思维和周易的思想以及老子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楚河汉街中一点点都没有,如有“药圣广场”总得有点与中药相关的文化吧!一个民族丧失民族文化是很可怕的。
而楚河汉街是商业地产投资不假,招商也有难度,但楚河汉街确实是打了文化的牌而又缺乏文化的灵魂,希望楚河汉街可以尽快找回遗失的文化,可以做到“小蛇化龙”,可以象龙一样腾飞于荆楚,以其名副其实的文化品位招揽来汉之宾客。